志第十五 地理六

作者:宋濂等
湖广等处行中书省,为路三十、州十三、府三、安抚司十五、军三,属府三,属州十七,属县一百五十是《物理实在主义的哲学》(塞拉斯)、《理性与生活》(桑塔,管番民总管一。本省陆站一百处,水站七十三处。
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武昌路,上。唐初为鄂州,又改江夏郡,又升武昌军。宋为荆湖北路。元宪宗末年,世祖南伐,自黄州阳罗洑,横桥梁,贯铁锁,至鄂州之白鹿矶,大兵毕渡,进薄城下,围之数月,既而解去,归即大位。至元十一年,丞相伯颜从阳罗洑南渡,权州事张晏然以城降,自是湖北州郡悉下。是年,立荆湖等路行中书省,并本道安抚司。十三年,设录事司。十四年,立湖北宣慰司,改安抚司为鄂州路总管府,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。十八年,迁潭州行省于鄂州,移宣慰司于潭州。十九年,随省处例罢宣慰司,本路隶行省。大德五年,以鄂州首来归附,又世祖亲征之地,改武昌路。户一十一万四千六百三十二,口六十一万七千一百一十八。至元二十七年抄籍数。领司一、县七。
录事司。
县七江夏,中。倚郭。咸宁,下。嘉鱼,下。蒲圻,中。崇阳,中。通城,中。武昌。下。宋升寿昌军,以其为江西冲要地也。元因之。至元十四年,升散府,治本县。后革府,以县属本路。户一万五千八百五,口六万四千五百九十八。
岳州路,上。唐巴州,又改岳州。宋为岳阳军。元至元十二年归附。十三年,立岳州路总管府。户一十三万七千五百八,口七十八万七千七百四十三。领司一、县三、州一。
录事司。
县三巴陵,上。倚郭。临湘,中。华容。中。州一
平江州,下。唐平江县,宋因之。元元贞元年升州。
常德路,上。唐朗州。宋常德府。元至元十二年,置常德府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为总管府。户二十万六千四百二十五,口一百二万六千四十二。领司一、县一、州二。州领一县。录事司。
县一
武陵。上。州二
桃源州,中。宋置县,元元贞元年升州。龙阳州,下。宋辰阳县,元元贞元年升州。领一县:
沅江。下。本属朗州。后来属。
澧州路,上。唐改澧阳郡,复改澧州。元至元十二年,立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澧州路总管府。户一十万九千九百八十九,口一百一十一万一千五百四十三。领司一、县三、州二。
录事司。县三澧阳,上。倚郭。石门,上。安乡。下。
州二
慈利州,中。唐、宋皆为县,元元贞元年升州。
柿溪州。下。
辰州路,下。唐改卢溪郡,复改辰州。宋因之。元改辰州路。户八万三千二百二十三,口一十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五。领县四:
沅陵,中。辰溪,下。卢溪。下。叙浦。下。
沅州路,下。唐巫州,又改沅州,又为潭阳郡,又改叙州。宋为镇远州。元至元十二年,立沅州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沅州路总管府。户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,口七万九千五百四十五。领县三:卢阳,下。黔阳,下。麻阳。下。
兴国路,下。本隋永兴县。宋置永兴军,又改兴国军。元至元十四年,升兴国路总管府,旧隶江西。三十年,自江西割隶湖广。户五万九百五十二,口四十万七千六百一十六。领司一、县三。录事司。至元十七年立。
县三
永兴,下。倚郭。大冶,下。通山。下。
汉阳府,唐初为沔州,又改沔阳郡。宋为汉阳军。咸淳十年,郡守孟琦以城来归。元至元十四年,升汉阳府。户一万四千四百八十六,口四万八百六十六。领县二:
汉阳,至元二十二年,升中县。汉川。下。归州,下。唐初为归州,又改巴东郡,又复为归州。宋端平三年,元兵至江北,遂迁郡治于江南曲沱,次新滩,又次白沙南浦,今州治是也。德祐初归附。元至元十二年,立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归州路总管府。十六年,降为州。户七千四百九十二,口一万九百六十四。领县三:
秭归,下。倚郭。巴东,下。兴山。
靖州路,下。唐为夷、播、叙三州之境。宋为诚州,复改靖州。元至元十二年,立安抚司,明年,改靖州路总管府。户二万六千五百九十四,口六万五千九百五十五。领县三:
永平,下。会同,下。通道。下。湖南道宣慰司
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
天临路,上。唐为潭州长沙郡。宋为湖南安抚司。元至元十三年,立安抚司。十四年,立行省,改潭州路总管府。十八年,迁行省于鄂州,徙湖南道宣慰司治潭州。天历二年,以潜邸所幸,改天临路。户六十万三千五百一,口一百八万一千一十。领司一、县五、州七。录事司。宋有兵马司,都监领之。元至元十四年改置。县五
长沙,上。倚郭。善化,倚郭。衡山,上。南岳衡山在焉。宁乡,上。安化。下。
州七
醴陵州,中。唐、宋皆为县。元元贞元年升州。
浏阳州,中。唐、宋皆为县。元元贞元年升州。
攸州,中。唐为县,属南云州。宋属潭州。元元贞元年升州。
湘乡州,下。唐、宋皆为县。元元贞元年升州。
湘潭州,中。唐、宋皆为县。元元贞元年升州。
益阳州,中。唐新康县。宋安化县。元元贞元年,升为益阳州。
湘阴州,下。唐、宋皆为县。元元贞元年升州。衡州路,上。唐初为衡州,又改衡阳郡,又仍为衡州。宋因之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衡州路总管府。十五年,置湖南宣慰司,以衡州为治所。十八年,移司于潭,衡州隶焉。户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三,口二十万七千五百二十三。领司一、县三。本路屯田一百二十顷。
录事司。宋立兵马司,分在城民户为五厢。元至元十三年改立。
县三
衡阳,上。倚郭。安仁,下。酃县。下。
道州路,下。唐为南营州,复改道州,复为江华郡。宋仍为道州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道州路总管府。户七万八千一十八,口一十万九百八十九。领司一、县四。
录事司。
县四营道,中。倚郭。宁远,中。江华,中。永明。下。
永州路,下。唐改零陵郡为永州,宋因之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永州路总管府。户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六,口一十万五千八百六十四。领司一、县三。本路屯田一百三顷。录事司。
县三
零陵,上。倚郭。东安,上。祁阳。中。
郴州路,下。唐改桂阳郡为郴州,宋因之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郴州路总管府。户六万一千二百五十九,口九万五千一百一十九。领司一、县六。
录事司。旧有兵马司,至元十四年改立。
县六
郴阳,中。倚郭。旧为敦化县,至元十三年,改今名。宜章,中。永兴,中。兴宁,下。桂阳,下。桂东。下。
全州路,下。石晋于清湘县置全州,宋因之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全州路总管府。户四万一千六百四十五,口二十四万五百一十九。领司一、县二。录事司。旧有兵马司,至元十五年改立。
县二
清湘,上。倚郭。灌阳。下。
宝庆路,下。唐邵州,又为邵阳郡。宋仍为邵州,又升宝庆府。元至元十二年,立安抚司。十四年,改宝庆路总管府。户七万二千三百九,口一十二万六千一百五。领司一、县二。
录事司。
县二邵阳,上。倚郭。新化。中。武冈路,下。唐武冈县。宋升为军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四年,升武冈路总管府。户七万七千二百七,口三十五万六千八百六十三。领司一、县三。本路屯田八十六顷。
录事司。旧有兵马司,领四厢,至元十五年改立。
县三
武冈,上。倚郭。新宁,下。绥宁。下。
桂阳路,下。唐郴州。宋升桂阳军。元至元十二年,置安抚司。十四年,升桂阳路总管府。户六万五千五十七,口一十万二千二百四。领司一、县三。
录事司。
县三
平阳,上。临武,中。蓝山。下。
茶陵州,下。唐为县,隶南云州。宋隶衡州,升为军,复为县。元至元十九年,升为州。户三万六千六百四十二,口一十七万七千二百二。
耒阳州,下。唐、宋皆为县,隶湘东郡。元至元十九年,升为州。户二万五千三百一十一,口一十一万一十。
常宁州,下。唐为县,隶衡州。宋因之。元至元十九年,升为州。户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一,口六万九千四百二。
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大德二年,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言:“比者黄圣许叛乱,逃窜交趾,遗弃水田五百四十五顷,请募溪洞徭、獞民丁,于上浪、忠州诸处开屯耕种,缓急则令击贼,深为便益。”从之。
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
静江路,上。唐初为桂州,又改始安郡,又改建陵郡,又置桂管,又升静江军。宋仍为静江军。元至元十三年,立广西道宣抚司。十四年,改宣慰司。十五年,为静江路总管府。元贞元年,并左右两江宣慰司都元帅府为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,仍分司邕州。户二十一万八百五十二,口一百三十五万二千六百七十八。领司一、县十。
录事司。县十
临桂,上。倚郭。兴安,下。灵川,下。理定,下。义宁,下。修仁,下。荔浦,下。阳朔,下。永福,下。古县。下。
南宁路,下。唐初为南晋州,又改邕州,又为永宁郡。元至元十三年,立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为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洞镇抚。泰定元年,改为南宁路。户一万五百四十二,口二万四千五百二十。领司一、县二。
录事司。
县二
宣化,下。武缘。下。
梧州路,下。唐改苍梧郡,又仍为梧州。宋因之。元至元十四年,置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梧州路总管府。户五千二百,口一万九百一十。领县一:苍梧。下。
浔州路,下。唐改浔江郡,又仍为浔州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为总管府。户九千二百四十八,口三万八十九。领县二:
桂平,下。平南。下。柳州路,下。唐改龙城郡,又改柳州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柳州路总管府。户一万九千一百四十三,口三万六百九十四。领县三:柳城,下。倚郭。马平,下。洛容。下。
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,唐为龙水郡,又改粤州。宋为庆远府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庆远路总管府。大德元年,中书省臣言:“南丹州安抚司及庆远路相去为近,所隶户少,请省之。”遂立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。户二万六千五百三十七,口五万二百五十三。领县五:宜山,下。忻城,下。天河,下。思恩,下。河池。下。
平乐府,唐以平乐县置乐州,复改昭州,又为平乐郡,又仍为昭州。宋因之。元改为平乐府。户七千六十七,口三万三千八百二十。领县四:
平乐,下。倚郭。恭城,下。立山,下。龙平。下。郁林州,下。唐为南尹州,又改贵州,又为郁林州。宋因之。元至元十四年,仍行州事。户九千五十三,口五万一千五百二十八。领县三:
南流,下。兴业,下。博白。下。
容州,下。唐改铜州为容州,又改普宁郡,又置管内经略使。宋为宁远军。至元十三年,改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容州路总管府。户二千九百九十九,口七千八百五十四。领县三:
普宁,下。北流,下。陆川。下。
象州,下。唐改为象郡,又改象州。元至元十三年,立安抚司。十五年,改象州路总管府。户一万九千五百五十八,口九万二千一百二十六。领县三:阳寿,下。来宾,下。武仙。下。
宾州,下。唐以岭方县地置南方州,又为宾州,又改安城郡,又改岭方郡,又仍为宾州。元至元十三年,置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下路总管府。户六千一百四十八,口三万八千八百七十九。领县三:
岭方,下。倚郭。上林,下。迁江。下。
横州,下。唐初为简州,又改南简州,又改横州,又为宁浦郡。元至元十四年,立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总管府。户四千九十八,口三万一千四百七十六。领县二:
宁浦,下。倚郭。永淳。下。
融州,下。唐初为融州,又改融水郡,后仍为融州。宋为清远军。元至元十四年,置安抚司。十六年,改融州路总管府。二十二年,改散州。户二万一千三百九十三,口三万九千三百三十四。领县二:
融水,下。怀远。下。
藤州,下。唐改感义郡,后仍为藤州。宋徙州治于大江西岸。元至元十三年,仍行州事。户四千二百九十五,口一万一千二百一十八。领县二:
镡津,下。岑溪。下。贺州,下。唐改临贺郡,后仍为贺州。宋因之。元至元十三年,仍行州事。户八千六百七十六,口三万九千二百三十五。领县四:
临贺,下。倚郭。富川,下。桂岭,下。怀集,下。宋属广州,至元十五年,以隶本州。
贵州,下。唐改怀泽郡,后仍为贵州。元至元十四年,领郁林县。大德九年,省县,止行州事。户八千八百九十一,口二万八百一十一。贵州地接八番,与播州相去二百余里,乃湖广、四川、云南喉衿之地。大德六年,云南行省右丞刘深征八百媳妇,至贵州科夫,致宋隆济等纠合诸蛮为乱,水东、水西、罗鬼诸蛮皆叛,刘深伏诛。
左江。左江出源州界,至合江镇与右江水合为一,流入横州号郁江。
思明路,户四千二百二十九,口一万八千五百一十。太平路,户五千三百一十九,口二万二千一百八十六。
右江。右江源出峨利州,与大理大盘水通。大盘在大理之威楚州。
田州路军民总管府,户二千九百九十一,口一万六千九百一。
来安路军民总管府。
镇安路。以上并阙。
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至元三十年立。雷州路,下。唐初为南合州,又更名东合州,又为海康郡,又改雷州。元至元十五年,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南征海外四州,雷州归附,初置安抚司。十七年,即此州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,改安抚司为总管府,隶宣慰司。户八万九千五百三十五,口一十二万五千三百一十。本路屯田一百六十五顷有奇。领县三:
海康,中。徐闻,下。遂溪。下。化州路,下。唐置罗州、辩州。宋废罗州入辩州。复改辩州曰化州。元至元十五年,立安抚司。十七年,改总管府。户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九,口五万二千三百一十七。本路屯田五十五顷有奇。领县三:
石龙,下。吴川,下。石城。下。
高州路,下。唐为高凉郡,又为高州。宋废高州入窦州,后复置。元至元十五年,置安抚司。十七年,改总管府。户一万四千六百七十五,口四万三千四百九十三。本路屯田四十五顷。领县三:电白,下。茂名,下。信宜。下。
钦州路,下。唐为宁越郡,又为钦州。宋因之。元至元十五年,置安抚司。十七年,改总管府。户一万三千五百五十九,口六万一千三百九十三。领县二:
安远,下。灵山。下。廉州路,下。唐为合浦郡,又改廉州。元至元十七年,设总管府。户五千九百九十八,口一万一千六百八十六。本路屯田四顷有奇。领县二:
合浦,下。倚郭。石康。下。
干宁军民安抚司,唐以崖州之琼山置琼州,又为琼山郡。宋为琼管安抚都监。元至元十五年,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。天历二年,以潜邸所幸,改干宁军民安抚司。户七万五千八百三十七,口一十二万八千一百八十四。本路屯田二百九十余顷。领县七:
琼山,下。倚郭。澄迈,下。临高,下。文昌,下。乐会,下。会同,下。定安。下。
南宁军,唐儋州,改昌化郡。宋改昌化军,又改南宁军。元至元十五年,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。户九千六百二十七,口二万三千六百五十二。领县三:
宜伦,下。昌化,下。感恩。下。
万安军,唐万安州。宋更为军。元至元十五年,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。户五千三百四十一,口八千六百八十六。领县二:万安,下。倚郭。陵水。下。
吉阳军,唐振州。宋改崖州,又为硃崖郡,又改吉阳军。元至元收附后,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。户一千四百三十九,口五千七百三十五。领县一:
宁远。下。
八番顺元蛮夷官。至元十六年,潭州行省遣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番,以龙方零为小龙番静蛮军安抚使,龙文求卧龙番南宁州安抚使,龙延三大龙番应天府安抚使,程延随程番武盛军安抚使,洪延畅洪番永盛军安抚使,韦昌盛方番河中府安抚使,石延异石番太平军安抚使,卢延陵卢番静海军安抚使,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抚使,并怀远大将军、虎符,仍以兵三千戍之。是年,宣慰使塔海以西南八番、罗氏等国已归附者,具以来上,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,户凡十万一千一百六十有八。西南五番千一百八十六寨,户八万九千四百。西南番三百一十五寨,大龙番三百六十寨。二十八年,从杨胜请,割八番洞蛮,自四川行省隶湖广行省。三十年,四川行省官言:“思、播州元隶四川,近改入湖广,今土人愿仍其旧。”有旨遣问,还云,田氏、杨氏言,昨赴阙廷,取道湖广甚便,况百姓相邻,驿传已立,愿隶平章答剌罕。
罗番遏蛮军安抚司。程番武盛军安抚司。
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。
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。
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。
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。
木瓜犵狫蛮夷军民长官。韦番蛮夷长官。
洪番永盛军安抚司。
方番河中府安抚司。
卢番静海军安抚司。
卢番蛮夷军民长官。
定远府。
桑州。
章龙州。必化州。小罗州。
下思同州。
〓朝宗县。〓上桥县。〓新安县。〓麻峡县。〓瓮蓬县。〓小罗县。〓章龙县。〓〓乌山县。〓华山县。〓都云县。〓罗博县。
管番民总管。小程番。以下各设蛮夷军民长官。中嶆百纳等处。底窝紫江等处。瓮眼纳八等处。独塔等处。
客当刻地等处。
天台等处。梯下。
党兀等处。
勇都硃砂古瓦等处。
大小化等处。
洛甲洛屯等处。低当低界等处。独石寨。
百眼佐等处。
罗来州。
那历州。
重州。
阿孟州。上龙州。
峡江州。
罗赖州。桑州。
白州。
北岛州。
罗那州。龙里等寨。六寨等处。
帖犵狫等处。
本当三寨等处。
山斋等处。
羡塘带夹等处。
都云桑林独立等处。
六洞柔远等处。
竹古弄等处。
中都云板水等处。
金竹府。古瓦县。都云军民府。
万平等处。南宁。丹竹等处。
陈蒙。
李稍李殿等处。
阳安等处。
八千蛮。
恭焦溪等处。
都镇。
平溪等处。
平月。
李崖等处。阳并等处。卢山等处。
乖西军民府。皇庆元年立,以土官阿马知府事,佩金符。
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。至元二十年,四川行省讨平九溪十八洞,以其酋长赴阙,定其地之可以设官者与其人之可以入官者,大处为州,小处为县,并立总管府,听顺元路宣慰司节制。
雍真乖西葛蛮等处。
葛蛮雍真等处。
曾竹等处。大德七年,顺元同知宣抚事阿重尝为曾竹蛮夷长官,以其叔父宋隆济结诸蛮为乱,弃家朝京师,陈其事宜,深入乌撒、乌蒙,至于水东,招谕木楼苗、狫,生获隆济以献。
龙平寨。
骨龙等处。
底寨等处。
茶山百纳等处。
纳坝紫江等处。磨坡雷波等处。
漕泥等处。
青山远地等处。
木窝普冲普得等处。
武当等处。
养龙坑宿征等处。
骨龙龙里清江水楼雍眼等处。
高桥青塘鸭水等处。
落邦札佐等处。
平迟安德等处。六广等处。
贵州等处。
施溪样头。
朵泥等处。
水东。
市北洞。
思州军民安抚司。婺川县。镇远府。
楠木洞。
古州八万洞。偏桥中寨。
野鸡平。
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。思印江等处。
石千等处。
晓爱泸洞赤溪等处。卑带洞大小田等处。
黄道溪。
省溪坝场等处。
金容金达等处。
台蓬若洞住溪等处。
洪安等处。
葛章葛商等处。
平头著可通达等处。
溶江芝子平茶等处。
亮寨。
沿河。
龙泉平。思州旧治龙泉,及火其城,即移治清江。至元十七年,敕徙安抚司还旧治。
佑溪。
水特姜。杨溪公俄等处。
麻勇洞。
恩勒洞。
大万山苏葛办等处。五寨铜人等处。铜人大小江等处。
德明洞。
鸟罗龙干等处。
西山大洞等处。
秃罗。
浦口。
高丹。
福州。
永州。
乃州。
銮州。
程州。
三旺州。
地州。
忠州。
天州。
文州。
合凤州。
芝山州。
安习州。
茆惸等团。
荔枝。安化上中下蛮。曹滴等洞。洛卜寨。
麦着土村。
衙迪洞。
会溪施容等处。
感化州等处。
契锄洞。
腊惹洞。
劳岩洞。驴迟洞。来化州。客团等处。中古州乐墩洞。
上里坪。
洪州泊李等洞。
张家洞。
沿边溪洞宣慰使司。至元二十八年,播州杨赛因不花言:“洞民近因籍户,怀疑窜匿,乞降诏招集。”又言:“向所授安抚职任,隶顺元宣慰司,其所管地,于四川行省为近,乞改为军民宣抚司,直隶四川行省。”从之。以播州等处管军万户杨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,行播州军民宣抚使、播州等处管军万户,仍虎符。汉英即赛因不花也。仍颁所请诏旨,诏曰:“爰自前宋归附,十五余年,阅实户数,乃有司当知之事,诸郡皆然,非独尔播。自今以往,咸奠厥居,流移失所者,招谕复业,有司常加存恤,毋致烦扰,重困吾民。”
播州军民安抚司。黄平府。
平溪上塘罗骆家等处。
水军等处。石粉罗家永安等处。
六洞柔远等处。
锡乐平等处。
白泥等处。南平綦江等处。
珍州思宁等处。
水烟等处。
溱洞涪洞等处。
洞天观等处。
葛浪洞等处。赛坝垭黎焦溪等处。
小姑单张。倒柞等处。
乌江等处。
旧州草堂等处。
恭溪杳洞。
水囤等处。平伐月石等处。下坝。
寨章。
横坡。
平地寨。寨劳。
寨勇。
上塘。
寨坦。
岑奔。
平莫。
林种密秀。
沿河佑溪等处。
新添葛蛮安抚司。大德元年,授葛蛮安抚驿券一。
南渭州。落葛谷鹅罗椿等处。
昔不梁骆杯密约等处。
干溪吴地等处。
哝耸古平等处。
瓮城都桑等处。
都镇马乃等处。
平普乐重墺等处。
落同当等处。
平族等处。
独禄。
三陂地蓬等处。
小葛龙洛邦到骆豆虎等处。
罗月和。
麦傲。
大小田陂带等处。都云洞。
洪安画剂等处。
谷霞寨。刺客寨。吾狂寨。
割利寨。
必郎寨。
谷底寨。
都谷郎寨。
犵狫寨。平伐等处。大德元年,平伐酋领内附,乞隶于亦奚不薛,从之。
安剌速。
思楼寨。
落暮寨。
梅求望怀寨。
甘长寨。
桑州郎寨。
永县寨。
平里县寨。
锁州寨。
双隆。
思母。归仁。各丹。
木当。
雍郎客都等处。
雍门犵狫等处。
栖求等处仲家蛮。
娄木等处。
乐赖蒙囊吉利等处。
华山谷津等处。
青塘望怀甘长不列独娘等处。
光州。
者者寨。
安化思云等洞。
北遐洞。
茅难思风北郡都变等处。
必际县。
上黎平。潘乐盈等处。
诚州富盈等处。
赤畲洞。
罗章特团等处。
福水州。
允州等处。钦村。
硬头三寨等处。
颜村。
水历吾洞等处。顺东。
六龙图。
推寨。
橘叩寨。黄顶寨。
金竹等寨。
格慢等寨。
客芦寨。
地省等寨。平魏。白崖。雍门客当乐赖蒙囊大化木瓜等处。嘉州。分州。
平硃。洛河洛脑等处。宁溪。
瓮除。
麦穰。
孤顶得同等处。
瓮包。三陂。控州。
南平。
独山州。木洞。
瓢洞。
窖洞。
大青山骨记等处。
百佐等处。
九十九寨蛮。
当桥山齐硃谷列等处。虎列谷当等处。
真滁杜珂等处。
杨坪杨安等处。棣甫都城等处。杨友阆。
百也客等处。
阿落傅等寨。
蒙楚。
公洞龙木。
三寨猫犵剌等处。
黑土石。
洛宾洛咸。
益轮沿边蛮。
割和寨。王都谷浪寨。
王大寨。只蛙寨。黄平下寨。林拱章秀拱江等处。
密秀丹张。
林种拱帮。
西罗剖盆。
杉木箐。
各郎西。
恭溪望成崖岭等处。
孤把。
焦溪笃住等处。
草堂等处。
上桑直。
下桑直。
米坪。
令其平尾等处。
保靖州。
特团等处。
征东等处行中书省,领府二、司一、劝课使五。大德三年,立征东行省,未几罢。至治元年复立,命高丽国王为左丞相。
高丽国。事迹见《高丽传》。至元十八年,王睶言:“本国置站凡四十,民畜凋弊。”敕并为二十站。三十年,沿海立水驿,自耽罗至鸭绿江并杨村、海口凡三十所。
沈阳等路高丽军民总管府。
征东招讨司。
各道劝课使。庆尚州道。
东界交州道。
全罗州道。
忠清州道。
西海道。
耽罗军民总管府。大德五年立。
河源附录河源古无所见。《禹贡》导河,止自积石。汉使张骞持节,道西域,度玉门,见二水交流,发葱岭,趋于阗,汇盐泽,伏流千里,至积石而再出。唐薛元鼎使吐蕃,访河源,得之于闷磨黎山。然皆历岁月,涉艰难,而其所得不过如此。世之论河源者,又皆推本二家。其说怪迂,总其实,皆非本真。意者汉、唐之时,外夷未尽臣服,而道未尽通,故其所往,每迂回艰阻,不能直抵其处而究其极也。元有天下,薄海内外,人迹所及,皆置驿传,使驿往来,如行国中。至元十七年,命都实为招讨使,佩金虎符,往求河源。都实既受命,是岁至河州。州之东六十里,有宁河驿。驿西南六十里,有山曰杀马关,林麓穹隘,举足浸高,行一日至巅。西去愈高,四阅月,始抵河源。是冬还报,并图其城传位置以闻。其后翰林学士潘昂霄从都实之弟阔阔出得其说,撰为《河源志》。临川硃思本又从八里吉思家得帝师所藏梵字图书,而以华文译之,与昂霄所志,互有详略。今取二家之书,考定其说,有不同者,附注于下。按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,有泉百余泓,沮洳散涣,弗可逼视,方可七八十里,履高山下瞰,灿若列星,以故名火敦脑儿。火敦,译言星宿也。思本曰:“河源在中州西南,直四川马湖蛮部之正西三千余里,云南丽江宣抚司之西北一千五百余里,帝师撒思加地之西南二千余里。水从地涌出如井。其井百余,东北流百余里,汇为大泽,曰火敦脑儿。”群流奔辏,近五七里,汇二巨泽,名阿剌脑儿。自西而东,连属吞噬,行一日,迤逦东骛成川,号赤宾河。又二三日,水西南来,名亦里出,与赤宾河合。又三四日,水南来,名忽阑。又水东南来,名也里术,合流入赤宾,其流浸大,始名黄河,然水犹清,人可涉。思本曰:“忽阑河源,出自南山。其地大山峻岭,绵亘千里,水流五百余里,注也里出河。也里出河源,亦出自南山。西北流五百余里,始与黄河合。”又一二日,歧为八九股,名也孙斡论,译言九渡,通广五七里,可度马。又四五日,水浑浊,土人抱革囊,骑过之。聚落纠木干象舟,傅髦革以济,仅容两人。自是两山峡束,广可一里、二里或半里,其深叵测。朵甘思东北有大雪山,名亦耳麻不莫剌,其山最高,译言腾乞里塔,即昆仑也。山腹至顶皆雪,冬夏不消。土人言,远年成冰时,六月见之。自八九股水至昆仑,行二十日。思本曰:“自浑水东北流二百余里,与怀里火秃河合。怀里火秃河源自南山,水正北偏西流八百余里,与黄河合,又东北流一百余里,过郎麻哈地。又正北流一百余里,乃折而西北流二百余里,又折而正北流一百余里,又折而东流,过昆仑山下,番名亦耳麻不莫剌。其山高峻非常,山麓绵亘五百余里,河随山足东流,过撒思加阔即、阔提地。”河行昆仑南半日,又四五日,至地名阔即及阔提,二地相属。又三日,地名哈剌别里赤儿,四达之冲也,多寇盗,有官兵镇之。近北二日,河水过之。思本曰:“河过阔提,与亦西八思今河合。亦西八思今河源自铁豹岭之北,正北流凡五百余里,而与黄河合。”昆仑以西,人简少,多处山南。山皆不穹峻,水亦散漫,兽有髦牛、野马、狼、狍、羱羊之类。其东,山益高,地亦渐下,岸狭隘,有狐可一跃而越之处。行五六日,有水西南来,名纳邻哈剌,译言细黄河也。思本曰:“哈剌河自白狗岭之北,水西北流五百余里,与黄河合。”又两日,水南来,名乞儿马出。二水合流入河。思本曰:“自哈剌河与黄河合,正北流二百余里,过阿以伯站,折而西北流,经昆仑之北二百余里,与乞里马出河合。乞里马出河源自威、茂州之西北,岷山之北,水北流,即古当州境,正北流四百余里,折而西北流,又五百余里,与黄河合。”
河水北行,转西流,过昆仑北,一向东北流,约行半月,至贵德州,地名必赤里,始有州治官府。州隶吐蕃等处宣慰司,司治河州。又四五日,至积石州,即《禹贡》积石。五日,至河州安乡关。一日,至打罗坑。东北行一日,洮河水南来入河。思本曰:“自乞里马出河与黄河合,又西北流,与鹏拶河合。鹏拶河源自鹏拶山之西北,水正西流七百余里,过札塞塔失地,与黄河合。折而西北流三百余里,又折而东北流,过西宁州、贵德州、马岭凡八百余里,与邈水合。邈水源自青唐宿军谷,正东流五百余里,过二巴站与黄河合,又东北流,过土桥站古积石州来羌城、廓州构米站界都城凡五百余里,过河州与野庞河合。野庞河源自西倾山之北,水东北流凡五百余里,与黄河合。又东北流一百余里,过踏白城银川站与湟水、浩亹河合。湟水源自祁连山下,正东流一千余里,注浩亹河。浩亹河源自删丹州之南删丹山下,水东南流七百余里,注湟水,然后与黄河合。又东北流一百余里,与洮河合。洮河源自羊撒岭北,东北流,过临洮府凡八百余里,与黄河合。”又一日,至兰州,过北卜渡。至鸣沙州,过应吉里,正东行。至宁夏府南,东行,即东胜州,隶大同路。自发源至汉地,南北涧溪,细流傍贯,莫知纪极。山皆草石,至积石方林木畅茂。世言河九折,彼地有二折,盖乞儿马出及贵德必赤里也。思本曰:“自洮水与河合,又东北流,过达达地,凡八百余里。过丰州西受降城,折而正东流,过达达地古天德军中受降城、东受降城凡七百余里。折而正南流,过大同路云内州、东胜州与黑河合。黑河源自渔阳岭之南,水正西流,凡五百余里,与黄河合。又正南流,过保德州、葭州及兴州境,又过临州,凡一千余里,与吃那河合。吃那河源自古宥州,东南流,过陕西省绥德州,凡七百余里,与黄河合。又南流三百里,与延安河合。延安河源自陕西芦子关乱山中,南流三百余里,过延安府,折而正东流三百里,与黄河合。又南流三百里,与汾河合。汾河源自河东朔、武州之南乱山中,西南流,过管州,冀宁路汾州,霍州,晋宁路绛州,又西流,至龙门,凡一千二百余里,始与黄河合。又南流二百里,过河中府,遇潼关与太华大山绵亘,水势不可复南,乃折而东流。大概河源东北流,所历皆西番地,至兰州凡四千五百余里,始入中国。又东北流,过达达地,凡二千五百余里,始入河东境内。又南流至河中,凡一千八百余里。通计九千余里。”
西北地附录笃来帖木儿
途鲁吉。
柯耳鲁地。
畏兀儿地。至元二十年,立畏兀儿四处站及交钞库。
哥疾宁。
可不里。
巴达哈伤。
途思。忒耳迷。不花剌。
那黑沙不。的里安。
撒麻耳干。
忽毡。麻耳亦囊。
可失哈耳。
忽炭。
柯提。
兀提剌耳。
巴补。
讹迹邗。
倭赤。
苦叉。
柯散。
阿忒八失。
八里茫。
察赤。
也云赤。亦剌八里。
普剌。
也迷失。
阿里麻里。诸王海都行营于阿力麻里等处,盖其分地也。自上都西北行六千里,至回鹘五城,唐号北庭,置都护府。又西北行四五千里,至阿力麻里。至元五年,海都叛,举兵南来,世祖逆败之于北庭,又追至阿力麻里,则又远遁二千余里。上令勿追,以皇子北平王统诸军于阿力麻里以镇之,命丞相安童往辅之。合剌火者。鲁古尘。
别失八里。至元十五年,授八撒察里虎符,掌别失八里畏兀城子里军站事。十七年,以万户綦公直戍别失八里。十八年,从诸王阿只吉请,自大和岭至别失八里置新站三十。二十年,立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。二十一年,阿只吉使来言:“元隶只必帖木儿二十四城之中,有察带二城置达鲁花赤,就付阔端,遂不隶省。”至是奉旨:“诚如所言,其还正之。”二十三年,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失八里,置元帅府,即其地以总之。
他古新。
仰吉八里。
古塔巴。
彰八里。至元十五年,授朵鲁知金符,掌彰八里军站事。
月祖伯
撒耳柯思。阿兰阿思。
钦察。太宗甲午年,命诸王拔都征西域钦义、阿速、斡罗思等国。岁乙未,亦命宪宗往焉。岁丁酉,师至宽田吉思海傍,钦义酋长八赤蛮逃避海岛中,适值大风,吹海水去而干,生禽八赤蛮,遂与诸王拔都征斡罗思,至也列赞城,七日破之。岁丁巳,出师南征,以驸马剌真之子乞反为达鲁花赤,镇守斡罗思、阿思。岁癸丑,括斡罗思、阿思户口。
阿罗思。
不里阿耳。
撒吉剌。
花剌子模。
赛兰。
巴耳赤邗。
毡的。
不赛因。
八哈剌因。
怯失。
八吉打。孙丹尼牙。忽里模子。
可咱隆。设剌子。
泄剌失。
苦法。
瓦夕的。
兀乞八剌。
毛夕里。设里汪。罗耳。
乞里茫沙杭。
兰巴撒耳。
那哈完的。
亦思法杭。
撒瓦。柯伤。低廉。
胡瓦耳。
西模娘。
阿剌模忒。
可疾云。
阿模里。
撒里牙。
塔米设。
赞章。
阿八哈耳。
撒里茫。
硃里章。的希思丹。
巴耳打阿。打耳班。巴某。
塔八辛。
不思忒。
法因。
乃沙不耳。
撒剌哈歹。
巴瓦儿的。
麻里兀。
塔里干。
巴里黑。
吉利吉思、撼合纳、谦州、益兰州等处。吉利吉思者,初以汉地女四十人,与乌斯之男结婚,取此义以名其地。南去大都万有余里。相传乃满部始居此,及元朝析其民为九千户。其境长一千四百里,广半之,谦河经其中,西北流。又西南有水曰阿浦,东北有水曰玉须,皆巨浸也,会于谦,而注于昴可剌河,北入于海。俗与诸国异。其语言则与畏吾儿同。庐帐而居,随水草畜牧,颇知田作,遇雪则跨木马逐猎。土产名马、白黑海东青。昴可剌者,因水为名,附庸于吉利吉思,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。其语言与吉利吉思特异。昼长夜短,日没时炙羊肋熟,东方已曙矣,即《唐史》所载骨利斡国也。乌斯亦因水为名,在吉利吉思东,谦河之北。其俗每岁六月上旬,刑白马牛羊,洒马湩,咸就乌斯沐涟以祭河神,谓其始祖所从出故也。撼合纳犹言布囊也,盖口小腹巨,地形类此,因以为名。在乌斯东,谦河之源所从出也。其境上惟有二山口可出入,山水林樾,险阻为甚,野兽多而畜字少。贫民无恒产者,皆以桦皮作庐帐,以白鹿负其行装,取鹿乳,采松实,及劚山丹、芍药等根为食。
月亦乘木马出猎。谦州亦以河为名,去大都九千里,在吉利吉思东南,谦河西南,唐麓岭之北,居民数千家,悉蒙古、回纥人。有工匠数局,盖国初所徙汉人也。地沃衍宜稼,夏种秋成,不烦耘耔。或云汪罕始居此地。益兰者,蛇之称也。初,州境山中居人,见一巨蛇,长数十步,从穴中出饮河水,腥闻数里,因以名州。至元七年,诏遣刘好礼为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州等处断事官,即于此州修库廪,置传舍,以为治所。先是,数部民俗,皆以杞柳为杯皿,刳木为槽以济水,不解铸作农器,好礼闻诸朝,乃遣工匠,教为陶冶舟楫,土人便之。安南郡县附录
安南,古交趾也。陈氏叛服之迹,已见本传,今取其城邑之可纪者,录于左方。大罗城路,汉交趾郡。唐置安南都护府。宋时郡人李公蕴立国于此。及陈氏立,以其属地置龙兴、天长、长安府。
龙兴府,本多冈乡。陈氏有国,置龙兴府。
天长府,本多墨乡,陈氏祖父所生之地。建行宫于此,岁一至,示不忘本,故改曰天长。长安府,本华闾洞,丁部领所生之地。五代末,部领立国于此。
归化江路,地接云南。
宣化江路,地接特磨道。沱江路,地接金齿。
谅州江路,地接左右两江。北江路,在罗城东岸,泸江水分入北江,江有六桥。
如月江路。
南册江路。
大黄江路。烘路。
快路。国威州,在罗城南。此以下州,多接云南、广西界,虽名州,其实洞也。古州,在北江。
仙州,古龙编。富良。
司农。一云杨舍。
定边。一云明媚。
万涯。一云明黄。
文周。一云门州。
七源。
思浪。
大原。一云黄源。通农。
罗顺。一云来神。
梁舍。一云梁个。
平源。
光州。一云明苏。
渭龙。一云乙舍。
道黄。即平林场。
武宁。此以下县,接云南、广西界,虽名县,其实洞也。
万载。
丘温。
新立。
恍县。纸县。
历县。
阑桥。乌延。
古勇。
供县。
窟县。上坡。
门县。
清化府路,汉九真。隋、唐为爱州。其属邑更号曰江、曰场、曰甲、曰社。
梁江。
波龙江。
古农江。
宋舍江。
茶江。
安暹江。
分场。古文场。
古藤甲。支明甲。
古弘甲。古战甲。
缘甲。
安府路,汉日南。隋、唐为驩州。
倍江。
恶江。
偈江。
尚路社。
唐舍社。
张舍社。
演州路,本日南属县,曰扶演、安仁。唐改演州。
孝江。多壁场。
巨赖社。
他袁社。
布政府路,本日南郡象林县,东滨海,西际真蜡,南接扶南,北连九德。东汉末,区连杀象林令,自立国,称林邑。唐时有环王者,徙国于占,曰占城。今布政乃林邑故地。
自安南大罗城至燕京,约一百一十五驿,计七千七百余里。
边氓服役占城。
王琴。
蒲伽。
道览。
渌淮。
稔婆逻。獠。

典籍推荐

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处理!

Copyright © 2020-2023 城市造句词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-29

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合作/投诉联系QQ:1553292129